題號
int64 1
80
| 題目
stringlengths 9
324
| 選項A
stringlengths 1
59
| 選項B
stringlengths 1
57
| 選項C
stringlengths 1
62
| 選項D
stringlengths 1
69
| 答案
stringclasses 22
values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
下列各方的功用,何者正確?①《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》大秦艽湯袪風散寒,養血活血 ②《外科正宗》消風散疏風養血,清熱除濕 ③《和劑局方》小活絡丹袪風除濕,化瘀通絡,活血止痛 ④《楊氏家藏方》牽正散袪風化痰止痙
|
①
|
②③
|
②③④
|
①②③④
|
C
|
2 |
下列有幾項是龜鹿二仙膠與右歸飲的相同組成藥物?①枸杞 ②人參 ③鹿角膠 ④龜板膠
|
1
|
2
|
3
|
4
|
A
|
3 |
下列何者之藥物組成中均含柴胡、羌活、桔梗、甘草?①九味羌活湯 ②荊防敗毒散 ③柴葛解肌 湯 ④羌活勝濕湯
|
①②
|
①④
|
②③
|
②③④
|
C
|
4 |
下列各方的功用,何者錯誤?
|
參蘇飲:益氣和中,散風袪濕
|
大黃牡丹皮湯:瀉熱破瘀,散結消腫
|
加減葳蕤湯:滋陰清熱,發汗解表
|
大黃附子湯:溫裏散寒,通便止痛
|
A
|
5 |
有關《醫林改錯》血府逐瘀湯與《醫學發明》復元活血湯之敘述,下列何者正確?
|
二方共有五味中藥相同
|
二方以酒煎藥,以增強活血通絡之作用
|
二方以當歸、川芎、桃仁、紅花活血化瘀,消腫散結止痛,共為次藥
|
血府逐瘀湯治膈膜以下,復元活血湯則治膈膜胸脅之間
|
A
|
6 |
下列何者為寒熱並用、補消兼施、辛開苦降的方劑?①半夏厚朴湯 ②枳實消痞丸 ③半夏瀉心湯 ④越鞠丸 ⑤厚朴溫中湯
|
①②
|
②③
|
③④
|
④⑤
|
B
|
7 |
《丹溪心法》保和丸和《證治準繩》健脾丸共同的組成藥物,下列正確的有幾項?①半夏 ②茯苓 ③山楂 ④萊菔子 ⑤麥芽
|
2
|
3
|
4
|
5
|
A
|
8 |
消導劑中屬於消補兼施的方包括下列何者?①《蘭室秘藏》枳實消痞丸 ②《證治準繩》健脾丸 ③《內外傷辨惑論》枳朮丸 ④《丹溪心法》保和丸
|
①②
|
③④
|
①②③
|
②③④
|
C
|
9 |
有關冷哮丸之敘述,下列何者正確?
|
服本方,配以三建膏貼俞穴中
|
本方組成藥物共為細末,煉蜜為丸
|
每遇發時,臨臥鹽湯調服
|
服此數日後,以補腎藥調之,候發如前,再服
|
A
|
10 |
由川烏、草烏、地龍、天南星、乳香、沒藥等所組成方,其功用之敘述以下列何者最宜?
|
疏風化瘀,清熱除濕
|
袪風化痰止痙
|
袪風除濕,化瘀通絡,活血止痛
|
袪風痰,清熱除濕,活血止痙
|
C
|
11 |
有關小陷胸湯之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
|
組成只有瓜蔞、半夏、黃連三味藥
|
主治證因傷寒表證誤下,邪熱內陷,痰熱結於心下所致
|
主藥以瓜蔞清肺化痰,寬胸散結
|
瓜蔞與半夏配伍,乃寒溫並用,且辛開苦降,以治痰熱互結
|
D
|
12 |
16 歲患者,4 月中的一個風雨之夜和女朋友分手,淋雨回家後,未換衣服,在床上輾轉難眠,隔日 醒來後,出現發燒惡寒,頭痛頭重,全身酸痛,苔白脈浮。治以下列何方最宜?
|
川芎茶調散
|
麻黃湯
|
羌活勝濕湯
|
葛根湯
|
C
|
13 |
劉先生來院門診主訴咳唾涎沫一年,伴氣喘短氣,咽乾,口燥,經醫生診察,舌乾紅少苔,脈虛數, 宜主下列何方?
|
《溫病條辨》增液湯
|
《醫門法律》清燥救肺湯
|
《金匱要略》麥門冬湯
|
《重樓玉鈅》養陰清肺湯
|
C
|
14 |
由杏仁、苡仁、白蔻仁、滑石、竹葉、厚朴、半夏、通草所組成方,下列何者為其功用?
|
淡滲健脾,清利濕熱
|
暢中和胃,清利濕熱
|
行氣和胃,清利濕熱
|
宣暢氣機,清利濕熱
|
D
|
15 |
下列敘述,何者正確?
|
川芎、蒼朮為《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》大秦艽湯和《此事難知》九味羌活湯兩方中共有的藥物
|
羌活、獨活為《攝生眾妙方》荊防敗毒散和《和劑局方》川芎茶調散兩方中共有的藥物
|
石膏、黃芩為《外科正宗》消風散和《傷寒六書》柴葛解肌湯兩方中共有的藥物
|
前胡、桔梗為《溫病條辨》杏蘇散和《和劑局方》參蘇飲兩方中共有的藥物
|
D
|
16 |
下列何者為溫化水濕劑?①防己黃耆湯 ②真武湯 ③實脾飲 ④五皮散
|
①②
|
①③
|
②③
|
③④
|
C
|
17 |
下列何者為天王補心丹組成之一?①人參、苦參 ②當歸身、生地黃 ③桔梗、甘草 ④酸棗 仁、石菖蒲 ⑤五味子、柏子仁 ⑥麥門冬、天門冬
|
②④⑥
|
②⑤⑥
|
②③④⑤⑥
|
①②③④⑤⑥
|
B
|
18 |
有關《醫學發明》復元活血湯之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
|
跌打損傷瘀血留於脅下,以柴胡疏肝理氣,以行氣活血,又兼引諸藥入肝經,為主藥
|
大黃酒製,以蕩滌留瘀之敗血,引瘀血下行,為主藥
|
此方以酒煎藥,以增強活血通絡之作用
|
天花粉消瘀散結,桃仁、紅花入血分活血消瘀而續絕傷,又有散結消腫止痛之功,共為佐藥
|
D
|
19 |
有關《醫學發明》天台烏藥散之敘述,下列何者正確?
|
治疝先治氣,故以烏藥、木香為次藥
|
乃用於寒凝肝脈,故以小茴香暖肝散寒,良薑散寒止痛為主藥
|
川楝子與巴豆同炒,可制川楝子苦寒之性,亦可減輕巴豆峻瀉之害
|
用檳榔可以下氣導滯,直達下焦而破堅
|
D
|
20 |
65歲男性患者因外感後咳嗽,微惡風寒,痰多稠色黃,苔黃膩,脈滑數。最宜下列何者治療?
|
荊芥、防風、款冬花、杏仁、麻黃、紫蘇子、白果、半夏、甘草
|
款冬花、杏仁、麻黃、紫蘇子、黃芩、桑白皮、白果、半夏、甘草
|
款冬花、杏仁、紫蘇子、前胡、厚朴、白果、半夏、甘草
|
荊芥、防風、半夏、甘草、陳皮、茯苓、杏仁、紫蘇子、白果、麥門冬
|
B
|
21 |
下列有關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導赤散的敘述,正確的有幾項?①清心養陰,利水通淋是其功效 ②脅 肋疼痛,口苦咽乾,小便短赤,舌紅苔黃膩,脈弦數是運用主證 ③竹葉、生甘草梢是組成藥物之 一 ④方中以生地涼血養陰、制心火
|
1
|
2
|
3
|
4
|
C
|
22 |
下列有關君藥的敘述,正確的有幾項?①飴糖是小建中湯的君藥 ②吳茱萸是吳茱萸湯的君藥 ③乾薑是理中丸的君藥 ④乾薑是大建中湯的君藥
|
1
|
2
|
3
|
4
|
C
|
23 |
某28歲女性,產後一週突發燒至39.6℃,曾用抗生素治療3天無效,症見惡露雖少,未淨,無臭味, 腹不脹痛,寒熱往來,口苦,咽乾,胸脅脹痛,時太息,納差,二便正常,舌淡紅,脈弦數,最宜使 用下列何者所組成之方藥?
|
柴胡、枳殼、半夏、生薑、黃芩、桔梗、陳皮
|
青蒿、竹茹、半夏、黃芩、枳殼、陳皮、赤茯苓、碧玉散
|
柴胡、枳殼、厚朴、青皮、黃芩、桔梗、草果、檳榔、荷葉、甘草
|
柴胡、人參、半夏、生薑、黃芩、甘草、大棗、當歸
|
D
|
24 |
下列何者為寒熱並用的方劑?①白頭翁湯 ②半夏瀉心湯 ③左金丸 ④芍藥湯 ⑤補陽還五湯
|
①②③
|
①③④
|
②③④
|
③④⑤
|
C
|
25 |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固沖湯配用以補氣健脾的藥物,下列何者正確?①黨參 ②黃耆 ③白朮
|
①②
|
①③
|
②③
|
①②③
|
C
|
26 |
陽和湯中用麻黃的目的,下列何者正確?①宣通經絡 ②開寒結 ③利水消腫 ④發越陽氣 ⑤發 汗解表
|
①③
|
④⑤
|
①②④
|
②③④
|
C
|
27 |
下列各項敘述,何者錯誤?
|
少氣懶言、體倦面白、渴喜涼飲、脈洪而虛是補中益氣湯之主治範疇
|
桂枝湯與玉屏風散均可主治表虛自汗之證
|
升陷湯主治胸中大氣下陷之證
|
六君子湯主治脾胃氣虛,咳嗽痰多之證
|
A
|
31 |
男性22歲,主訴口渴、多尿5年。患者5年前突然頭暈眼花、耳鳴、神疲肢倦、渴喜冷飲、煩躁、 尿多、常有飢餓感,體重逐漸下降,經某醫院檢查為「糖尿病」。現患者面色潮紅、頭目眩暈、腰 酸腿軟、心煩多夢、睡眠欠佳、渴飲溲多、大便乾結,診其舌紅少苔,脈沉細數。最宜下列何方?
|
白虎加人參湯
|
六味地黃丸
|
大補陰丸
|
腎氣丸
|
B
|
32 |
遵《素問.至真要大論》「熱淫於內,治以鹹寒,佐以甘苦」之旨的方劑為下列何者?
|
竹葉石膏湯
|
白虎湯
|
清營湯
|
黃連解毒湯
|
C
|
33 |
參苓白朮散的組成含下列何者?①桔梗、白豆蔻 ②蓮肉、薏苡仁 ③山藥、砂仁
|
①②
|
①③
|
②③
|
①②③
|
C
|
34 |
《溫病條辨》益胃湯與《續名醫類案》一貫煎共有的組成藥物,下列何者正確?①枸杞 ②沙參 ③麥冬 ④生地 ⑤玉竹
|
①②③
|
②③④
|
②③⑤
|
③④⑤
|
B
|
35 |
下列敘述,何者正確?①大承氣湯與大陷胸湯之組成藥物均含大黃、芒硝二藥且均後下 ②大承氣湯 與大陷胸湯二方之方劑辨證均為實熱燥屎結聚腸胃 ③大承氣湯為峻下熱結;大陷胸湯為瀉熱逐水
|
②
|
③
|
①②
|
①②③
|
B
|
36 |
下列各方的功用,何者錯誤?
|
調胃承氣湯:瀉熱導滯,消積除滿
|
大黃牡丹皮湯:瀉熱破瘀,散結消腫
|
麻子仁丸:潤腸瀉熱,行氣通便
|
新加黃龍湯:滋陰益氣,瀉熱通便
|
A
|
37 |
下列各方之主治,何者為正確?①小青龍湯治惡寒發熱,無汗,咳喘,痰多而稀或痰飲咳喘,不得 平臥,或身體疼重,頭面四肢浮腫,舌苔白滑,脈浮者 ②麻黃湯治發熱,頭痛,身痛,腰痛,骨 節痛,項背強,惡寒惡風,無汗而喘,舌苔薄白脈浮緊 ③麻杏石甘湯治身熱不解,咳喘氣急,口 渴,有汗或無汗,舌苔薄白或黃,脈滑而數者 ④桑菊飲治風溫,但咳嗽,身不熱,口不渴,少苔, 脈虛數
|
①②③
|
①②④
|
①③④
|
②③④
|
A
|
38 |
組成中含有大黃的方劑,下列正確的有幾項?①礞石滾痰丸 ②枳實導滯丸 ③當歸龍薈丸 ④復 元活血湯 ⑤舟車丸
|
2
|
3
|
4
|
5
|
D
|
39 |
組成中含有天水散藥物的方劑,下列何者正確?①益元散 ②蒿芩清膽湯 ③甘露消毒丹 ④桂苓 甘露飲 ⑤三仁湯
|
①②③
|
①②④
|
①②⑤
|
②③④
|
B
|
40 |
54 歲男性患者,心煩不眠數年,多夢,易驚醒,每晚非服安眠藥不能入睡,伴目眩心悸,舌苔白膩 微黃,脈弦滑,最宜下列何者?
|
石菖蒲、半夏、陳皮、茯苓、竹茹、枳實、炙甘草、大棗、生薑
|
酸棗仁、川芎、知母、茯苓、甘草、遠志
|
磁石、朱砂、神麴
|
甘草、大棗、浮小麥、龍骨、牡蠣
|
A
|
41 |
下列何藥具有宣散風熱,清利頭目,利咽透疹之功效?
|
麻黃
|
薄荷
|
木賊
|
青黛
|
B
|
42 |
外感咳嗽初起,下列何藥最宜用於燥濕化痰?
|
佛手
|
半夏
|
陳皮
|
蒼朮
|
B
|
43 |
具有透疹作用,下列何組正確?
|
薄荷、葛根、升麻
|
蟬蛻、金銀花、菊花
|
桑葉、薄荷、菊花
|
荊芥、連翹、升麻
|
A
|
44 |
有關魚腥草的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
|
歸肺經
|
即蕺菜
|
具利尿作用
|
治熱毒血痢
|
D
|
45 |
有關半夏的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
|
久煎毒性會逐漸降低
|
白礬降低半夏的毒性比生薑更有效
|
生品多外用,搗敷或酒調敷患處
|
薑半夏長於燥濕;法半夏長於降逆止嘔
|
D
|
46 |
依《本草備要》記載,澤瀉具有聰耳明目之功,乃因:
|
補腎水,壯元陽
|
除濕熱,使清氣上行
|
開腠發汗,利便行水
|
入胃經,通氣上達
|
B
|
47 |
下列降逆藥物中,性味苦寒氣平,最常用於呃逆者為何?
|
柿蒂
|
代赭石
|
前胡
|
沉香
|
B
|
48 |
下列何藥不用於中焦寒盛,時脘腹冷痛下利?
|
花椒
|
蓽澄茄
|
厚朴
|
吳茱萸
|
C
|
63 |
下列藥物中,何者能活血散結、治跌打損傷,並能開竅醒神?
|
合歡皮
|
麝香
|
血竭
|
乳香
|
B
|
64 |
依《本草備要》記載,款冬花、紫菀功用相同者為:
|
定驚明目
|
補虛調中
|
血痰血勞聖藥
|
治欬逆上氣、欬吐膿血
|
B
|
65 |
下列藥物中,何者能行血脈,治跌打損傷,金瘡,並有補益肝腎、衝任而安胎止漏的功效:
|
威靈仙
|
木瓜
|
續斷
|
血竭
|
D
|
66 |
治產後瘀阻腹痛,並且具醒脾開胃及消食化積之功,以下列何藥最宜?
|
川芎
|
劉寄奴
|
益母草
|
紅花
|
B
|
67 |
下列何藥能散瘀止血定痛,且具辟穢化濁、和中止嘔之功?
|
降香
|
沉香
|
三七
|
澤蘭
|
A
|
68 |
某女性患者血滯經閉,且血熱生風,周身搔癢,下列何藥最適用?
|
金銀花
|
月季花
|
刺蒺藜
|
凌霄花
|
ABCD
|
69 |
下列何藥物具有溫中降逆,又有溫腎助陽的功效?
|
丁香
|
降真香
|
檀香
|
香附
|
A
|
72 |
依《本草備要》,下列敘述何者錯誤?
|
半夏為濕痰主藥
|
天南星為風痰主藥
|
貝母為虛痰主藥
|
栝蔞為寒痰主藥
|
D
|
73 |
依《本草備要》,蔓荊子主治:
|
目淚多涕,風木為病
|
頭面風虛之證
|
肺脹喘噫,癰腫疝瘕
|
頭痛腰痛,心腹諸痛
|
B
|
74 |
依《本草備要》記載,吳茱萸性雖熱而能:
|
引清氣上行
|
引熱上行
|
引熱下行
|
引火下行
|
C
|
75 |
依《本草備要》,淫羊藿與肉蓯蓉相同的功用是:
|
治冷風勞氣
|
甘溫入肝腎
|
治四肢不仁
|
治絕陽不興,絕陰不產
|
D
|
76 |
下列那種藥物具有收濕斂瘡,生肌止血,清熱化痰的功效?
|
血竭
|
樟腦
|
松香
|
孩兒茶
|
D
|
77 |
下列何者是既能涼血止血,又能化痰止咳的藥?
|
槐花
|
大薊
|
地榆
|
側柏葉
|
D
|
78 |
一名孕婦患者主訴腰膝酸軟,筋骨無力。近日出現妊娠漏血,且頭痛眩暈,最宜選用下列何藥?
|
五加皮
|
巴戟天
|
桑寄生
|
威靈仙
|
C
|
79 |
一名83歲患者主訴大便困難,小便不利,有腳氣,最適宜選用下列何藥?
|
大黃
|
火麻仁
|
郁李仁
|
薏苡仁
|
C
|
80 |
吳先生平素手足不遂,關節疼痛拘攣。近日出現傍晚時分臉部潮紅、手足心發熱、夜間流汗。最適 宜選用下列何藥?
|
黃柏
|
秦艽
|
獨活
|
青蒿
|
B
|
1 |
有關「古方八陣」的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
|
「固陣」指固其不足,其適應症為體質虛弱、元氣虧損者
|
「因陣」指因證列方
|
「和陣」指調和偏勝,其適應症為陰陽失調者
|
「散陣」指散其外邪,其適應症為外感表證
|
A
|
2 |
下列敘述,正確的有幾項?①桑菊飲與桑杏湯之藥物組成均含桑葉、杏仁 ②桑菊飲治溫燥咳嗽; 桑杏湯治風溫咳嗽 ③桑菊飲治咳嗽,身熱不甚,口微渴 ④桑杏湯治身不甚熱,乾咳無痰,或痰 少而黏,咽乾口渴
|
1項
|
2項
|
3項
|
4項
|
C
|
3 |
下列敘述,何者錯誤?
|
升麻葛根湯和四逆散兩方中共有的藥物有芍藥
|
十棗湯和大陷胸湯兩方中共有的藥物有甘遂
|
濟川煎和補中益氣湯兩方中共有的藥物有升麻
|
麻子仁丸和大補陰丸兩方中共有的藥物有當歸
|
D
|
4 |
有關新加黃龍湯的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
|
組成含有小承氣湯
|
組成含有增液湯
|
得便,止後服,酌服益胃湯一劑
|
生薑汁沖服為方中佐藥,以防止嘔逆拒藥,且宣通胃氣
|
A
|
5 |
下列何方不是以大黃為君(主)藥?
|
小承氣湯
|
大陷胸湯
|
溫脾湯
|
黃龍湯
|
B
|
6 |
大黃牡丹皮湯、桃核承氣湯及復元活血湯之組成藥物均含下列何者?①大黃 ②牡丹皮 ③桃仁
|
僅①
|
僅①③
|
僅②③
|
①②③
|
B
|
7 |
有關玉屏風散中黃耆與防風的配伍意義,下列有幾項正確?①調和營衛 ②補中有散 ③散中有補 ④固表不留邪
|
1項
|
2項
|
3項
|
4項
|
C
|
8 |
何方包含增液湯之組成藥物,選出下列最正確者?①清營湯 ②養陰清肺湯 ③新加黃龍湯 ④百 合固金湯
|
①②
|
③④
|
①②③
|
①②③④
|
D
|
9 |
炙甘草湯中桂枝配伍炙甘草的作用,下列何者正確?①辛甘化陽 ②補益心氣 ③通利血脈
|
①②
|
①③
|
②③
|
①②③
|
D
|
10 |
下列何方不含白朮和人參?①益氣聰明湯 ②完帶湯 ③升陽益胃湯 ④七味白朮散
|
①
|
①③
|
②③
|
③④
|
A
|
11 |
有關四君子湯的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
|
胸脘痞悶,口黏食少,脈濡是主治症狀之一
|
加陳皮,主治食慾不振,或胸脘痞悶不舒,或嘔吐泄瀉
|
組成藥物以等量配比
|
其組成亦是人參養榮湯的組成之一
|
A
|
12 |
青蒿鱉甲湯有養陰透熱功用,其組成除青蒿、鱉甲外,尚含幾味中藥?
|
1味
|
2味
|
3味
|
4味
|
C
|
13 |
下列各項敘述,何者最正確?①脾腎兩虛,下元虛冷是《婦人良方》縮泉丸的方劑辨證 ②龍骨、 牡蠣是《醫方集解》金鎖固精丸的組成藥物之一 ③心神恍惚、健忘食少是《本草衍義》桑螵蛸散 的主治症狀之一
|
①②
|
①③
|
②③
|
①②③
|
D
|
14 |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由生地、木通、竹葉、生甘草梢組成之方劑,下列何者是其主治證因?①心經熱盛 ②心腎陰虛 ③濕熱下注膀胱 ④心熱下移小腸
|
①②
|
②③
|
①④
|
③④
|
C
|
15 |
下列敘述,正確的有幾項?①清胃熱,滋腎陰是《景岳全書》玉女煎的功用 ②《小兒藥證直訣》 瀉白散所治之證,係因伏熱壅肺,漸及陰分所致 ③《景岳全書》玉女煎與《傷寒論》白虎湯相同 的組成有知母、石膏 ④冬瓜仁、苡仁、杏仁是《備急千金要方》葦莖湯的組成之一
|
1項
|
2項
|
3項
|
4項
|
C
|
16 |
下列敘述,正確的有幾項?①《傷寒論》當歸四逆湯是由《傷寒論》四逆湯加當歸所組成 ②《傷 寒論》當歸四逆湯與《金匱要略》黃耆桂枝五物湯的組成藥物均含當歸、桂枝 ③《傷寒論》當歸 四逆湯主治營衛氣血不足,風寒入侵血脈之證 ④《金匱要略》黃耆桂枝五物湯主治肌膚麻木不仁, 舌淡,脈微澀而緊之證
|
1項
|
2項
|
3項
|
4項
|
A
|
17 |
主治醫師欲治一位因久病胸痛寒痹血瘀患者,特舉出①川芎 ②丹參 ③乳香 ④益母草 ⑤莪朮, 供住院醫師挑選活血化瘀用藥,請問下列何者最適當?
|
①②
|
①③⑤
|
②③④⑤
|
①②③④⑤
|
B
|
18 |
有關槐花散之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
|
組成為槐花、側柏葉、枳殼、荊芥穗
|
乃治濕熱毒邪與火邪壅遏腸道,損傷脈絡,血滲外溢之證
|
枳殼可寬腸行氣,使氣行則血行,氣調則血調,且防止血留瘀
|
槐花除涼血止血外,且能清腸中濕熱
|
B
|
19 |
下列何者為天台烏藥散的組成藥物之一?①巴豆、高良薑 ②木香、小茴香 ③青皮、陳皮 ④川楝 子、延胡索 ⑤檳榔、枳實
|
①②
|
②③
|
③④
|
④⑤
|
A
|
20 |
下列關於天王補心丹的敘述,何者錯誤?①是主治肝脾血虛鬱熱失眠之代表方 ②憂思傷悲是運用 本方之主證之一 ③石菖蒲、遠志是本方配用以開竅安神的要藥 ④組成包括人參、玄參、丹參
|
①②
|
③④
|
①②③
|
②③④
|
C
|
21 |
有關四妙丸之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
|
主治濕熱下注證
|
本方為三妙散加牛膝
|
以下肢麻木痿腫,小便短黃,舌苔黃膩為主證
|
本方功用為清熱利濕,兼強腰膝
|
B
|
22 |
下列何者為實脾飲的功用?①溫陽 ②滋腎 ③行氣 ④利水
|
①②③
|
①②④
|
①③④
|
②③④
|
C
|
23 |
下列何者是雞鳴散的功效?
|
益氣養血,祛風勝濕
|
祛風勝濕,行氣降濁
|
補益肝腎,宣化寒濕
|
行氣降濁,宣化寒濕
|
D
|
24 |
下列何者不是麥門冬湯與旋覆代赭石湯共有的藥物?
|
半夏
|
生薑
|
人參
|
大棗
|
B
|
25 |
30 歲患者,於 10 月感冒,當時室外溫度為 20℃,症見頭微痛,惡寒無汗,咳嗽痰稀,不喘,鼻塞 咽乾,苔白不滑脈弦。最宜下列何方治療?
|
蘇葉、半夏、茯苓、前胡、桔梗、枳殼、甘草、生薑、橘皮、杏仁、大棗
|
麻黃、芍藥、細辛、乾薑、炙甘草、桂枝、半夏、五味子
|
荊芥、防風、羌活、獨活、柴胡、川芎、前胡、桔梗、枳殼、茯苓、甘草
|
羌活、獨活、藁本、防風、炙甘草、川芎、蔓荊子
|
A
|
26 |
下列有關各方功用的敘述,正確的有幾項?①防己黃耆湯利水滲濕,溫陽化氣 ②三仁湯宣暢氣機, 清利濕熱 ③甘露消毒丹利濕化濁,清熱解毒 ④八正散清熱瀉火,利水通淋
|
1項
|
2項
|
3項
|
4項
|
C
|
27 |
下列敘述,何者正確?①玄參、麥門冬為鎮肝熄風湯和清營湯兩方中共有的藥物 ②牛膝、杜仲為 獨活寄生湯和天麻鉤藤飲兩方中共有的藥物 ③生地、生甘草為新加黃龍湯和羚角鉤藤湯兩方中共 有的藥物 ④芍藥、枳實為大定風珠和麻子仁丸兩方中共有的藥物
|
①②
|
①③
|
②③
|
③④
|
C
|
28 |
臨診以皮膚瘙癢,疹出色紅,或遍身雲片斑點,脈浮數,為主證,下列何者為其主藥?
|
蒼朮、苦參、木通
|
石膏、知母
|
當歸、生地、胡麻仁
|
荊芥、防風、牛蒡子、蟬蛻
|
D
|
29 |
有關防風通聖散之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
|
通治表裏氣血三焦
|
治風熱壅盛,表裏俱實證
|
此方汗不傷表,下不傷裏
|
以麻黃、桂枝、荊芥、防風解表,以大黃、芒硝瀉熱通便
|
D
|
30 |
有關溫膽湯、導痰湯、滌痰湯、清氣化痰丸之方藥比較,下列何者正確?
|
導痰湯、滌痰湯、清氣化痰丸三方皆有半夏、茯苓、陳皮、甘草、膽星
|
四方之適應症皆可有苔膩之徵
|
導痰湯、滌痰湯與清氣化痰丸皆以南星為主藥
|
清氣化痰丸之組成有溫膽湯
|
B
|
31 |
有關六一散之敘述,下列何者正確?①一名天水散 ②陰虛,無濕熱者忌用 ③本方加辰砂名為雞 蘇散
|
①②
|
①③
|
②③
|
①②③
|
A
|
32 |
苓甘五味薑辛湯中配伍五味子的意義,下列正確的有幾項?①斂陰止汗 ②滋腎澀精 ③酸甘化陰 ④斂肺止咳 ⑤防止耗傷肺氣
|
2項
|
3項
|
4項
|
5項
|
A
|
33 |
下列方劑中,有幾項含有四君子湯的全部組成藥物?①枳實導滯丸 ②補中益氣湯 ③枳實消痞丸 ④完帶湯
|
1項
|
2項
|
3項
|
4項
|
A
|
34 |
45 歲男性患者主訴上臂酸痛,天氣變化則加重,有時酸到無法上舉,無力感,苔白膩質淡紅,脈弦 滑。用下列何方最適當?
|
蠲痹湯
|
葛根湯
|
指迷茯苓丸
|
黃耆五物湯
|
C
|
35 |
58 歲女性患者,主訴咳嗽、咯痰 1 月餘。患者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,每遇天氣驟變時,咳嗽即作。 四診:咳嗽,咳痰清稀,量多色白易咯,胸膈痞悶,肢體倦怠,舌苔白膩,脈滑。最宜下列何者?
|
麻黃、芍藥、細辛、乾薑、桂枝、甘草、半夏、五味子
|
桔梗、荊芥、紫苑、百部、白前、甘草、陳皮
|
半夏、橘紅、茯苓、炙甘草、大棗、生薑、烏梅
|
柴胡、前胡、川芎、枳殼、羌活、獨活、茯苓、桔梗、甘草、黨參
|
C
|
56 |
桑葉和菊花共有的功效,下列何者正確?
|
清熱解毒
|
透疹止癢
|
生津止咳
|
清肝明目
|
D
|
57 |
下列何藥能清肺胃實熱,且可清虛熱、滋腎陰及生津止渴?
|
天花粉
|
黃連
|
梔子
|
知母
|
D
|
58 |
下列何種藥物治陽明經頭痛?
|
防風
|
藁本
|
白芷
|
菊花
|
C
|
59 |
慢性痹證,久病體虛,腰膝酸痛,筋骨痿軟無力,最宜選用何藥長期治療?
|
秦艽
|
防己
|
桑寄生
|
威靈仙
|
C
|
Subsets and Splits
No community queries yet
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.